心理学基础知识
【吉林省催眠学会】霍桑效应:不良的情绪要及时宣泄
日期:2023-04-13  来自:吉林省催眠学会  浏览:2899次

什么是霍桑实验?

1924年,在美国有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霍桑工厂,这个工厂具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的工作效率却很低,生产成绩很不理想。工厂尝试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增加生产照明度、改善工厂环境、改变工资支付方式等多种方式,希望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可就算是以金钱诱之,还是无法改善工人对枯燥工作的厌倦感,工作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显著的提高。

    为了找出原因,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美国研究小组进驻工厂开展实验研究。为了了解工人的不满和意见,方便调整工厂的规划,他们不断的找工人进行谈话,并将他们的想法都记录了下来,可这项访谈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断被约谈的工人因为有人愿意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觉得受到了工厂的关注和重视,在和实验小组谈话的过程中,抒发了自己的不满和抱怨后,反而心情舒畅、士气高涨了,在有访谈项目的两年内,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工厂产值也因此大量提高了。

这项实验意外的发现了: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自身的一些行为,达到个人的转变。这就是著名的“霍桑效应”。

基本特点

优点:
    能够清楚地发现员工关心的事项。如果模型建设适当、准确地话,它所给出的解决生产力的办法具有长期的、可持续的特点。对员工工作条件进行持续性衡量评估,有助于管理者指定长期的战略决策。

    

缺点:
    一些内在的工作环境属性难以辨识,如组织动力。生产力模型的参数选择a、b、c比较主观,取决于管理人员的个人认识。关键性的工作环境属性是动态的,模型需要不断调整反映现实情况。
从总体上来看,生产力模型的准确度与管理人员的个人判断力、敏锐性紧密相关。

霍桑效应的应用

     1.基于霍桑效应的心理暗示还可以治疗抑郁、自卑、紧张等各种心理疾病,霍桑效应在企业管理应用和领导行为上也卓有成效。

     2.在一些社会学教材中论及社会研究中的客观性和道德性问题时,常把霍桑效应作为社会研究中偏误的例证,以说明研究过程本身对被研究者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霍桑效应的启示

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效率都非常有利。

   吉林省催眠学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力量,深入企业、社区与学校,为各行各业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科普、心理服务等。同时,也会持续开通4000431006公益心理服务热线,为广大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

咨询方式:

一对一电话咨询服务

咨询电话:

400-0431-006

18186897827

17131899990

咨询时间:

09:00-12:00

13: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