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
【吉林省催眠学会】防御性悲观:别担心,我有的是退路
日期:2023-04-20  来自:吉林省催眠学会  浏览:325次

“悲观者抱怨风大,乐观者期待风停,而防御性悲观者会调整风帆。”是否有些疑惑——什么时候又“杀”出来个“防御性悲观者”?大家是否偶尔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在焦虑过后是否会采取一些行动来缓解焦虑?这怎么跟大家认识的悲观不一样了?

什么是防御性悲观?

在心理学里,对悲观的研究几乎是和对抑郁的研究同时开始的,在贝克1961年编制的抑郁量表中,对未来的期待是正面还是负面就被看作一个判断因素。心理学教授Julie Norem在超过20年的时间里致力于研究悲观。她认为悲观含有更丰富的语义,并悲观分为不同的类型。而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就是其中之一。

防御性悲观是一种心理认知策略,指的是人们会在事件发生前,将期待降到比较低的水平,想象出最坏可能的情境。这种防御性悲观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最坏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假如真的发生了最坏的情况,也能更好地面对和有条不紊地处理。

怎样才能规避防御性悲观的负面影响?

虽然防御性悲观能够帮助我们降低糟糕结果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运用不当对我们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们也要充分考虑防御性悲观认知策略的适用范围,以规避负面影响。

1.该在脑海中的,不要跑到嘴边。防御性悲观拥有一系列设想、推演、计划、准备的过程。在自身看来可能是顾得周全、想得周到,可如果把这些都传达给另一个人,一次两次,对方可能会觉得你想得很全面,但次数多了,难免会在对方心里留下“疑神疑鬼”的印象,甚至可能让对方怀疑“自己是不是情绪垃圾桶”。

2.不要事事都留太多后路。想必大家都发现了,应用防御性悲观这一策略,需要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如果大事小事都这么干,我们的精力很容易被“耗干”。

一个正常且健康的社会,应该允许一部分人继续用“防御性悲观”来维持内心秩序。我们是一个悲观的人还是乐观的人,与我们的基因、成长环境等都有密切关系,而且人们通常都是在一个方面是乐观的,另一些方面是悲观的。所以,没必要纠结是否要处于某种状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就好。

   吉林省催眠学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力量,深入企业、社区与学校,为各行各业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科普、心理服务等。同时,也会持续开通4000431006公益心理服务热线,为广大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


咨询方式:

一对一电话咨询服务

咨询电话:

400-0431-006

18186897827

17131899990

咨询时间:

09:00-12:00

13:00-20:00